據統計,在我國癌癥“殺手榜”前五位中,消化道腫瘤就占了三個。更不幸的是,大多數消化道腫瘤患者就診時已為中晚期,早期所占比例非常少。而腫瘤分期的早晚與生存期的長短有極大的關系。晚期消化道腫瘤患者不但五年存活率低,而且生活質量差,同時給家庭帶來沉重的經濟負擔。若能早發現早治療,那患者的五年存活率及治愈率極大機會大于 90%。這不得不讓大家開始關注和思考,對于消化道腫瘤,我們如何能做到及早發現及早治療?
消化道腫瘤的早期癥狀
首先,我們需要關注消化道腫瘤的一些常見癥狀。早期消化道腫瘤的臨床癥狀常常不典型,往往被我們誤以為是胃炎、胃潰瘍、消化不良、便秘等而耽誤就診,從而延誤治療。
消化道腫瘤的早期癥狀表現:
第一、食欲減退,消化不良。
第二、常常出現腹脹、腹部不適。
第三、經常腹瀉或者便秘,大便顏色改變(經常出現大便變黑或者像柏油一樣,有的時候還帶有鮮血),排便習慣改變。
第四、進食感覺不暢,有受阻的感覺,尤其是進食硬食后表現尤其明顯。
第五、在很短的時間內不明原因的顯著消瘦。
第六、患者感覺乏力、疲憊、氣短。
第七,服用常規的治療消化道疾病的藥物癥狀不緩解甚至加重。
消化道腫瘤的檢查
消化道內鏡檢查 (胃鏡、腸鏡)是消化道疾病首選的檢查。消化道內鏡技術是消化學科近二十年以來發展最快的一個領域。它開辟了消化系統疾病診治的新紀元。通過內鏡探頭進入消化道,醫生可直接或間接觀察到消化腔內的各種病變,并可取活性組織進行病理檢查,明確診斷。
除了大家熟悉的胃鏡、腸鏡檢查外,消化道內鏡檢查還包括費用較高的小腸鏡檢查;膠囊內鏡檢查;超聲內鏡檢查;以及十二指腸逆行胰膽管造影檢查等。另外還有作為次要選擇的檢查如:上消化鋇透、C14 呼氣試驗等。
目前國內最先進的胃鏡、腸鏡設備不僅可完成普通內鏡檢查,還具有放大、染色等功能,能十分準確地發現和診斷早期腫瘤。患者在檢查時還可選擇無痛胃腸鏡技術。麻醉師可讓患者在睡夢中完成整個內鏡檢查,過程無痛苦,大大降低患者因恐懼內鏡檢查而不進行早期檢查,以至延誤確診治療的概率。
如何預防消化道腫瘤
既然消化道腫瘤那么可怕,平時我們又需要注意哪些方面,來減少其發生機率?
1、預防和治療幽門螺旋桿菌感染。研究證實:胃癌的發生發展確實和幽門螺旋桿菌有相關性。感染幽門螺桿菌的人發生胃癌的概率是未感染的 40 倍。其傳播途徑相對簡單,經“糞—口”、“口—口”傳播。我們在日常生活中做到保持口腔健康;盡量不食用生食;食物食用前洗凈;定期對餐具器皿消毒;避免共用餐具;這樣我們就可以在很大程度上避免感染。若不慎感染,需積極進行抗幽門螺旋桿菌治療。
2、戒酒、戒煙。研究表明:長期大量飲酒,酒精可作為致癌物的溶劑,促進致癌物進入消化道,導致消化道黏膜損傷,從而為癌癥的發生創造條件。香煙中含有多種致癌物,是導致多種癌癥的發生的關鍵因素,不僅是胃癌、食道癌、肝癌、結直腸癌、胰腺癌等消化道癌癥,還可引起肺癌、乳腺癌、宮頸癌等多種癌癥。而煙和酒可以說是“好搭檔”,二者疊加一起,傷害是雙倍的,患癌機率更高。
3、減少高鹽、高脂肪、高膽固醇膳食攝入,減少攝入亞硝胺類化合物。大量食用飽和脂肪、高鹽(比如咸魚、腌肉等),可腐蝕胃粘膜,破壞胃粘膜屏障,增加胃癌的患病風險。而高脂飲食能刺激膽汁酸及膽固醇的分泌和排泄,促進大腸癌癥的發病。酸菜、腌菜中的亞硝酸鹽是比較多的,亞硝酸鹽在 PH 值為 1-4 時和胃內胺類物質極易形成亞硝酰胺,也屬于化學致癌物的一種,不需要任何代謝激活就能在胃中直接誘發癌癥。此外,食物在燒烤過程中,會產生多環芳香烴,增加胃癌的發生率。
4、針對胃腸道癌前病變疾病需及早治療。胃的癌前病變包括胃粘膜的異型增生、上皮內瘤變、腸上皮化生、慢性萎縮性胃炎、手術后殘胃。總之,只要胃粘膜活檢發現粘膜萎縮、腸化、異形增生、上皮內瘤變就是癌前病變。腸道癌前病變主要是腸道腺瘤性息肉。發現上述疾病,應及早治療。
總之,我們需養成良好的生活和飲食習慣,規律飲食,戒煙酒,避免食用過燙的食物,以免食道及胃粘膜受刺激損傷;避免食用粗糙、煙熏、油炸、辛辣刺激等食物;同時,避免暴飲暴食、過度節食、吃飯太快等不良飲食習慣,減輕胃的負擔。如患有幽門螺旋桿菌感染、慢性炎癥或合并有癌前病變的患者,一定要及時去醫院檢查治療。對于高危人群 (包括有家族消化道腫瘤病史),需定期做消化道內鏡篩查,盡量做到早發現,早治療。
特約撰稿人 ▏周朝陽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組稿 ▏中國抗癌協會腫瘤微環境專業委員會
專家介紹
周朝陽
廣州泰和腫瘤醫院
外科部副主任醫師
臨床醫學碩士
南華大學臨床醫學碩士畢業,擁有 14 年消化內科及內鏡手術經驗。擅長膽總管結石的內鏡下治療、消化道大出血內鏡下鈦夾止血術及食管曲張靜脈套扎、胃底組織膠注射止血術、食管及腸道支架植入術,熟悉胃鏡、腸鏡、十二指腸鏡及超聲內鏡操作及治療。
《2020 全國腫瘤防治宣傳周》科普文章:
1. 肺結核病和肺癌的小知識
3. 宮頸癌的預防和治療
積力之所舉,則無不勝也;眾智之所為,則無不成也。廣州泰和腫瘤醫院所有員工已做好準備,冀望在春暖花開之日,與全國人民一起打贏這場沒有硝煙的戰役。
2019 年度 MD 安德森癌癥網絡醫院成員大會 (MD Anderson Cancer Network Member Meeting,以下簡稱“網絡醫院成員大會”) 于 10 月 10-11 日在美國休斯敦召開。作為受邀單位,廣州泰和腫瘤醫院院長錢朝南教授、聯席院長 Dr. Matthew Callister 與護理副院長 Jennifer Wilson 參加了本次會議。
4 月 13 日上午,2019 現代腫瘤粒子治療技術新進展研討會在廣州拉開帷幕,研討會由中國生物醫學工程學會精確放療技術分會主辦,精確放療技術分會粒子束放射治療技術學組承辦,廣州泰和腫瘤醫院協辦。作為會議的預熱和亮點,主辦方安排與會近 200 名專家、學者及業內同道前往中新廣州知識城實地參觀了在建的質子治療項目。